通知
FOCA MARKETS不会以任何名义通过电话、短信或邮件等方式要求客户提供帐户等个人信息,若有任何疑问,请在官网或官方APP内咨询在线客服核实。
关闭

平安副首席投资官路昊阳:权益投资规模超8000亿,配置“高股息+成长”

来源于:本站

发布日期:2025-11-22 21:10:03

11月20日,在中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年会上,平安集团副首席投资官路昊阳发表主题演讲表示,借鉴海外市场的经验,在低利率环境下增配权益资产是不二选择,中国股票的吸引力愈发凸显,平安二级市场权益投资规模已超8000亿元。

“自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二级市场权益投资复合增速超17%,大幅超越公司保险资金规模增速。”路昊阳表示,平安采用了“高股息+成长”双轮驱动的均衡权益配置策略。

他认为,成本相对刚性、资金体量大,负债久期长是保险资金的主要特性,决定了保险资金天生就是“耐心资本”——因此,险资不是来股市“炒股”的,而是来选择可以长期投资的公司,用长期主义分享其利润的增长和估值的扩张。

平安保险资产已超6万亿元,权益投资规模超8000亿元

提到耐心资本,人们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保险资金,这与保险资金的特性密不可分。保险资金不同于资本市场中的“热钱”,它是负债,是投保人的保费,是对客户的长期赔付义务。

路昊阳强调,保险资金是“负债驱动、追求稳健”的资金,意味着今天收的保费,未来要能变成稳定的现金流去支付客户,客户在春天播种,秋天须有收获。

20世纪以来,中国保险资金规模进入高速增长期,截至2025年3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7万亿,其中股票投资规模超3.6万亿。

据路昊阳透露,平安所管理的保险资产现已超6万亿元,其中二级市场权益投资规模超8000亿元。

这么大的规模体量,平安深知保险资金更需要在长期航道上“稳舵”前行。2024年末最新数据显示,寿险行业平均负债久期16.3年,遗憾的是市场上还是较为缺乏长久期资产去匹配如此大体量的负债,目前行业规模调整后久期缺口为9.2年。

总体而言,成本相对刚性、资金体量大、负债久期长是保险资金的主要特性,决定了保险资金天生就是“耐心资本”。路昊阳表示:“我们不是来股市‘炒股’的,而是来选择可以长期投资的公司,用长期主义分享其利润的增长和估值的扩张。”

为了能够实现穿越周期、行稳致远的目标,平安内部制定了“五大匹配”原则,即资产与负债久期匹配、投资与收益要求匹配、投资与流动性需求匹配、投资与风险安全要求匹配以及投资与财务报表要求的匹配。

其中,资产与负债久期匹配最为重要,因为保险资金的负债久期在十五至十六年,需要拿长久期的资产来与之匹配,避免出现久期错配带来再投资风险。投资与收益要求匹配,是指保险公司需要有长期可持续的收益来覆盖资金成本。投资与流动性需求匹配,是我们要保持资产的流动性,随时可以满足资产变现的需求,这是流动性风险管理非常重要的环节。投资与风险安全匹配,是指严控信用风险、分散市场风险的投资原则,确保给保单持有人长期稳定的风险调整后的高回报。

如何做好耐心资本?路昊阳认为关键有两点:一是具备专业能力,既包括投研能力,也需要风控能力。即挖掘合意价格的优质企业,分享优质企业利润增长与分红,并保证风险可控。二是发挥时间的价值,即使在市场恐慌时也能坚持布局优质企业,并做到长期陪伴,承受期间的波动,真正发挥长线资金优势。

他表示,在标的选择方面,用巴菲特的话说“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是劣质企业的敌人”。投资企业,是投资企业长期价值创造的过程。从结果上来看,他的长期收益率也非常明显。从伯克希尔的股价表现间接可以看到,其长期大幅跑赢标普500,1990年以来收益率高达100倍以上。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股市未来有望在经济转型和制度建设下进一步提升长期收益率。保险资金可以通过长期布局中国资本市场,坚定持有优质中国资产,既能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必将受益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红利。

借鉴美日德等经验,增配权益成必选项

当前,行业普遍面临低利率环境下资产收益无法满足负债成本要求的困境,资产负债匹配的挑战不断加大。而全球保险机构在穿越低利率环境方面早有探索。特别是日本、美国这些经历过低利率周期的国家,他们的经验很有启发。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利率持续走低,日本保险业经历了严重危机,多家保险企业破产,剩下的公司在投资方面做对了两件事:一是大幅增加海外配置,赚取息差,缓解负债匹配压力;二是增配国内高股息股票作为“压舱石”有效覆盖了负债成本。

而美国险企面对低利率时,更多是选择主动调降负债保证成本同时大幅增配权益,与客户共同承担风险,同时用权益的波动性弥补低利率环境下产品吸引力的不足。

德国险企更“保守”但也很聪明:一方面通过利率债严格把控久期缺口;另一方面通过适当加大二级市场权益投资和挖掘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机会,全面提升长期收益水平。

路昊阳总结道,增配权益是各国度过低利率周期的必经之路,当固收资产收益无法满足资负匹配要求时,可以适当放松久期匹配要求,增配权益,选择向波动要收益,但作为保险资金仍需要保持稳健风格,因此长期投资稳健、价值、高股息资产是保险资金的不二选择。

“高股息+成长”双轮驱动的均衡权益配置策略

回看国内,近两三年政策对长期资金入市的鼓励力度前所未有,特别是对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的支持。

路昊阳用了九个字概括:一提比例,优化权益投资比例,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二降因子,下调沪深300、科创板股票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风险因子,未来可能还会再降;三推试点,累计推动长期投资试点超两千亿,同步优化考核机制,以“长周期指标+增量资金”为市场注入稳定力量。

在政策的不断支持下,中国股票的吸引力愈发凸显。当前沪深300市盈率16.4倍,恒生指数12.7倍,显著低于标普500(25.3倍)、纳斯达克(31.2倍),在全球资本再配置背景下,估值洼地效应显著。

路昊阳透露:“自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平安二级市场权益投资复合增速超17%,大幅超越公司保险资金规模增速,正是基于对以上趋势的判断。”

具体策略上,平安采用“高股息+成长”双轮驱动的均衡权益配置。

高股息权益在会计处理上一般作为FVOCI,作为投资战略底仓。择券上优选盈利稳健、分红率高的大型企业长期持有,如银行、通信和公用事业等板块,其拥有稳定的现金流,今年以来获得各家险资的持续增持。这类资产在低利率环境下是很好的固收替代,并且在新准则下更适合传统账户,既能覆盖负债成本,又能降低利润波动。

普通权益在会计上一般作为FVPL交易类资产,择券上聚焦国家政策推动的新质生产力板块,如科技、高端制造、创新药等。贡献利润弹性,同时满足分红、万能险市场竞争需求。

好的环境是耐心资本发展的土壤,为了让耐心资本敢投、愿投,路昊阳建议,在政策环境方面,可以进一步适当调整偿付能力计算、资负匹配计量等规则;在市场环境方面,呼吁监管关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建立长期交易机制,让“好资产”真正能够匹配“长资金”;在投资者教育方面,希望引导投资者关注长期质量指标,而不是短期的投资波动。如中国平安长期以来披露的营运利润指标,是剔除投资收益波动后的能够真实反映保险公司实际经营能力的质量指标。

责编:战术恒

排版:刘珺宇

校对:吕久彪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目的在于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风险 自担。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

平安副首席投资官路昊阳:权益投资规模超8000亿,配置“高股息+成长”

展开全文

11月20日,在中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年会上,平安集团副首席投资官路昊阳发表主题演讲表示,借鉴海外市场的经验,在低利率环境下增配权益资产是不二选择,中国股票的吸引力愈发凸显,平安二级市场权益投资规模已超8000亿元。

“自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二级市场权益投资复合增速超17%,大幅超越公司保险资金规模增速。”路昊阳表示,平安采用了“高股息+成长”双轮驱动的均衡权益配置策略。

他认为,成本相对刚性、资金体量大,负债久期长是保险资金的主要特性,决定了保险资金天生就是“耐心资本”——因此,险资不是来股市“炒股”的,而是来选择可以长期投资的公司,用长期主义分享其利润的增长和估值的扩张。

平安保险资产已超6万亿元,权益投资规模超8000亿元

提到耐心资本,人们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保险资金,这与保险资金的特性密不可分。保险资金不同于资本市场中的“热钱”,它是负债,是投保人的保费,是对客户的长期赔付义务。

路昊阳强调,保险资金是“负债驱动、追求稳健”的资金,意味着今天收的保费,未来要能变成稳定的现金流去支付客户,客户在春天播种,秋天须有收获。

20世纪以来,中国保险资金规模进入高速增长期,截至2025年3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7万亿,其中股票投资规模超3.6万亿。

据路昊阳透露,平安所管理的保险资产现已超6万亿元,其中二级市场权益投资规模超8000亿元。

这么大的规模体量,平安深知保险资金更需要在长期航道上“稳舵”前行。2024年末最新数据显示,寿险行业平均负债久期16.3年,遗憾的是市场上还是较为缺乏长久期资产去匹配如此大体量的负债,目前行业规模调整后久期缺口为9.2年。

总体而言,成本相对刚性、资金体量大、负债久期长是保险资金的主要特性,决定了保险资金天生就是“耐心资本”。路昊阳表示:“我们不是来股市‘炒股’的,而是来选择可以长期投资的公司,用长期主义分享其利润的增长和估值的扩张。”

为了能够实现穿越周期、行稳致远的目标,平安内部制定了“五大匹配”原则,即资产与负债久期匹配、投资与收益要求匹配、投资与流动性需求匹配、投资与风险安全要求匹配以及投资与财务报表要求的匹配。

其中,资产与负债久期匹配最为重要,因为保险资金的负债久期在十五至十六年,需要拿长久期的资产来与之匹配,避免出现久期错配带来再投资风险。投资与收益要求匹配,是指保险公司需要有长期可持续的收益来覆盖资金成本。投资与流动性需求匹配,是我们要保持资产的流动性,随时可以满足资产变现的需求,这是流动性风险管理非常重要的环节。投资与风险安全匹配,是指严控信用风险、分散市场风险的投资原则,确保给保单持有人长期稳定的风险调整后的高回报。

如何做好耐心资本?路昊阳认为关键有两点:一是具备专业能力,既包括投研能力,也需要风控能力。即挖掘合意价格的优质企业,分享优质企业利润增长与分红,并保证风险可控。二是发挥时间的价值,即使在市场恐慌时也能坚持布局优质企业,并做到长期陪伴,承受期间的波动,真正发挥长线资金优势。

他表示,在标的选择方面,用巴菲特的话说“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是劣质企业的敌人”。投资企业,是投资企业长期价值创造的过程。从结果上来看,他的长期收益率也非常明显。从伯克希尔的股价表现间接可以看到,其长期大幅跑赢标普500,1990年以来收益率高达100倍以上。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股市未来有望在经济转型和制度建设下进一步提升长期收益率。保险资金可以通过长期布局中国资本市场,坚定持有优质中国资产,既能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必将受益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红利。

借鉴美日德等经验,增配权益成必选项

当前,行业普遍面临低利率环境下资产收益无法满足负债成本要求的困境,资产负债匹配的挑战不断加大。而全球保险机构在穿越低利率环境方面早有探索。特别是日本、美国这些经历过低利率周期的国家,他们的经验很有启发。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利率持续走低,日本保险业经历了严重危机,多家保险企业破产,剩下的公司在投资方面做对了两件事:一是大幅增加海外配置,赚取息差,缓解负债匹配压力;二是增配国内高股息股票作为“压舱石”有效覆盖了负债成本。

而美国险企面对低利率时,更多是选择主动调降负债保证成本同时大幅增配权益,与客户共同承担风险,同时用权益的波动性弥补低利率环境下产品吸引力的不足。

德国险企更“保守”但也很聪明:一方面通过利率债严格把控久期缺口;另一方面通过适当加大二级市场权益投资和挖掘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机会,全面提升长期收益水平。

路昊阳总结道,增配权益是各国度过低利率周期的必经之路,当固收资产收益无法满足资负匹配要求时,可以适当放松久期匹配要求,增配权益,选择向波动要收益,但作为保险资金仍需要保持稳健风格,因此长期投资稳健、价值、高股息资产是保险资金的不二选择。

“高股息+成长”双轮驱动的均衡权益配置策略

回看国内,近两三年政策对长期资金入市的鼓励力度前所未有,特别是对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的支持。

路昊阳用了九个字概括:一提比例,优化权益投资比例,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二降因子,下调沪深300、科创板股票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风险因子,未来可能还会再降;三推试点,累计推动长期投资试点超两千亿,同步优化考核机制,以“长周期指标+增量资金”为市场注入稳定力量。

在政策的不断支持下,中国股票的吸引力愈发凸显。当前沪深300市盈率16.4倍,恒生指数12.7倍,显著低于标普500(25.3倍)、纳斯达克(31.2倍),在全球资本再配置背景下,估值洼地效应显著。

路昊阳透露:“自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平安二级市场权益投资复合增速超17%,大幅超越公司保险资金规模增速,正是基于对以上趋势的判断。”

具体策略上,平安采用“高股息+成长”双轮驱动的均衡权益配置。

高股息权益在会计处理上一般作为FVOCI,作为投资战略底仓。择券上优选盈利稳健、分红率高的大型企业长期持有,如银行、通信和公用事业等板块,其拥有稳定的现金流,今年以来获得各家险资的持续增持。这类资产在低利率环境下是很好的固收替代,并且在新准则下更适合传统账户,既能覆盖负债成本,又能降低利润波动。

普通权益在会计上一般作为FVPL交易类资产,择券上聚焦国家政策推动的新质生产力板块,如科技、高端制造、创新药等。贡献利润弹性,同时满足分红、万能险市场竞争需求。

好的环境是耐心资本发展的土壤,为了让耐心资本敢投、愿投,路昊阳建议,在政策环境方面,可以进一步适当调整偿付能力计算、资负匹配计量等规则;在市场环境方面,呼吁监管关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建立长期交易机制,让“好资产”真正能够匹配“长资金”;在投资者教育方面,希望引导投资者关注长期质量指标,而不是短期的投资波动。如中国平安长期以来披露的营运利润指标,是剔除投资收益波动后的能够真实反映保险公司实际经营能力的质量指标。

责编:战术恒

排版:刘珺宇

校对:吕久彪